《长恨歌》演了12年,陕西再没有拿得出手的表演了 

2019-07-02 18:24:53-阅读:1333>首页 >咸阳新闻

前段时间遇到大学同学,回忆起到陕北见习,大家看一部叫《延安印象》的舞台剧,对于那时没见过这类表演形式的我们,的确震撼。只是可惜,再打听,才知道剧目已经停演好久了。

不由想起,陕西本土除了《长恨歌》以外,还有其它相似量级的景区演出吗?一时之间,竟没从记忆中检索出来。

然而翻看历史,才发现原来在国内这短短几十年的旅游演艺发展中,西安也曾经在一些重要的节点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旅游演艺最初从文化演出发展而来,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共同产物,我国第一部称得上旅游演艺的作品《仿唐乐舞》于1982年在西安推出。当时,大批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参观兵马俑,可无奈西安晚上无景可看,而《仿唐乐舞》的出现则填补了外宾们晚上的闲暇时间。而这一时期出现的演艺,以行政接待为主要任务。

▲仿唐乐舞门票。

1984年,由香港人出资的中国第一个标志性剧场“西安唐乐宫”建成,占地7亩多,且只收外汇券,在当时算的上“高大上”场所。

▲唐乐宫。

随着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中国,作为只能满足基本吃住行的初期旅游市场,游购娱显然成为了发展的短板。可以说正是这一需求,催生了夜间文化市场的繁荣,也打开了旅游演艺的新天地。

从90年代开始,为了满足高端旅游者,各地开始纷纷出现小型旅游演出团体,提供日常的演出内容。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在旅游产业的链条内,演艺作为重要一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品牌收益。

1995年的5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加上每年三个黄金周,国内群众一夜之间有了多至一倍的休息日。假期的增多在潜移默化中使民众生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撬动了超过2万亿元的旅游大市场,普通民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促使旅游业的形态得以快速进化。

而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标志,来自深圳华侨城。从1989年开始,华侨城投入建设的锦绣中华,以及之后世界之窗等多个项目的陆续开放,在深圳这个曾被人讥为“文化沙漠”的年轻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也让国内游的游客感受到了全方位的目的地旅行体验。

与此同时,其延伸的旅游演艺业也开始发力,先后推出了《创世纪》、《跨世纪》,《金面王朝》,《吴哥的微笑》等优秀经典剧目。而这些剧目也不再是“晚餐时间观看的演出”,而是开始和整个景区游览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金面王朝。

而同时期,杭州也不甘示弱,推出了演出二十余年不衰的《宋城千古情》。去过杭州的人应该都对他们的景区外停着多少旅游大巴记忆犹新。

在演艺界不断发展的过程里,传统景区也在寻求突破。2002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展演,让当时日渐萎缩的阳朔旅游行业获得了二次腾飞,演出前后的旅游收入从4亿猛增到10亿之多,景区和县城的土地增值平均达5倍以上,阳朔由一个名气不大的小村镇,变成了如今闻名中外的旅游名城。

▲印象刘三姐剧照。

而直到2007年,西安《长恨歌》才开始正式推出。

西安终于在这次旅游演艺的升级换代中,找到了自己的演出舞台。借助华清池这个大IP,搭建了良好的景演互动关系, 《长恨歌》不仅强化了所在地域的旅游影响力,也让西安这个世界旅游城市“沾了光”——人们不必再重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一旅行体验,借着良好的演出口碑,《长恨歌》一举成为了“西安的金边名片”。

▲长恨歌剧照。

02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要想复制《长恨歌》的成功却并不容易。在西安主城区内,包括前文提到的《仿唐乐舞》,南门广场演出的《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凤鸣九天剧院的《梦回大唐》等等演出,从影响上都难以达到像《长恨歌》那样一票难求的火爆程度。

▲长恨歌剧照。

究其原因,演艺演出作为一种专业性很高的娱乐内容,需要主创团队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更需要所在景区的持续性投入。在演出投放市场的初期,无论收入还是知名度,都需要由所在景区来“养”。

从公开信息中能够看到,《长恨歌》演出三年多后,创作团队认为音乐方面存在不够连贯、不够完整等问题,因此在休演期间对音乐进行了新的录制,并且重新编排了“羯鼓”和“荷叶舞”,调整了“胡旋舞”和“鹊桥相会”部分的舞蹈。

又过了三年,增设了水宫殿等大型道具。直到2018 年,在公演的第 12 年,他们又对音响、灯光进行了全面升级,使舞台效果更加震撼,演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十几年的努力,让一个单纯的演出,变为了一场“大秀”。

而这样的投入也获得了应有的市场回报。自 2015 年开始,《长恨歌》的演出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之后,每年都以“千万元”的速度递增。

但随着名气的增大,吸引到国内外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一些小细节却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作为共演出三千余场的《长恨歌》来说,如此好评率已实属不易。

以《长恨歌》为例,从众多点评网站上抓取的关键词(样本有效信息共1901条)里可以看到,国内游客的审美力,早已摆脱了“瞧个新鲜”的初级阶段。大家对于一个剧目的评价往往是多个维度的综合,比如:演出实景、历史文化、表演水平、视觉特效、接待服务、交通等很多方面。

查看上表,发现其中评价较多的分别为演出实景和表演水平,且多数为正面评论。当然对于演出内容的吐槽确也时有发生。

这种吐槽我们没有办法论其正误,但当问题出现时,或许需要意识到,一些改变正在持续发生着。

作为一部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凄美爱情为主题创作的历史剧,对于那些不了解长恨歌历史背景的人来说,相较歌舞,可能更希望在这个有真实历史的实景演出地,获取一些更为独特的叙事信息。而从评论里来看,那些追求信息获得感的人,可能并没有得到满足。

在2019年5月份的最新数据中,差评里多次提到外地游客看不懂,叙事性不强,全程以舞蹈居多,难以塑造人物等较为中肯的意见。

据调查,观看《长恨歌》的游客有四分之三都是外地游客,而观看《长恨歌》的原因三分之一是因为参观华清池顺道看一下演出,其次16.7%的游客是跟别人一起,被动的观看,而对唐代历史文化感兴趣、专门来观看、被景区宣传吸引以及想更多了解华清池的游客比例较为接近,平均人数在 10%左右。

那些因为对旅游演艺产品感兴趣而特意前来观看的人只有 3.5%。

▲华清池。图 | 网络

这也许说明,单纯地依赖一部旅游演艺产品来吸引游客是不现实的,也不应把“传播历史文化”这样的宏大愿景只寄托在某一场单一的演出上。

陕西的历史文化IP如此丰富,应该有更多的景区、更多的演艺作品来形成文化宣传的合力——《长恨歌》已经是省内乃至全国较为顶尖的表演,而如果把目光转向省内其他不甚知名的景区演出:无逻辑的歌舞、莫名其妙的LED背景以及过度的舞台灯光,实在是辣眼睛。参差不齐的景区综合服务质量,更会反过来影响游客的观感。

社会在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境内境外旅游红火发展的这十几年来,“见过世面”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对于剧目的整体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演艺内容能“挑的刺儿”也越来越多。

毕竟,现在被拿来作为对标的对象,已经有可能是拉斯维加斯的“O秀”或是太阳马戏团这样的世界顶级的演出。

而国内的旅游演艺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0 3

放眼整个国内市场,“印象”系列、“千古情”系列以及“山水盛典”系列等,占据了整个国内旅游演艺票房的半壁江山。而“二八定律”在这个市场上也愈发明显——票房排名前 20%的旅游演艺产品每年就会占据全国总市场的80%以上。所以,获得成功的演出是极少数的,在演出成本愈发高企的趋势下,能够票房长红的演出就更加稀少,很多景区都在轰轰烈烈的投入演艺市场后,灰头土脸的暂停演出。

西安,从旅游演艺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最初的领头羊,到逐渐被超越者拉开身位,再到如今只剩一部叫得响的演出,实在有点让人遗憾。

我们好像因为自己的城市拥有的历史IP太多,所以就少了点对创新的渴望,以及对历史故事更深的追求与挖掘。在产业配套和战略眼光上的欠缺,又限制了好的作品冒头。

而那些没有包袱的城市,正在前方越跑越远,成为了我们追赶的目标。

再以深圳为例,2018年国庆,华侨城旗下的深圳世界之窗献礼新中国69周年华诞,推出“世纪三部曲”收官之作《盛世纪》(前两部作品为《创世纪》和《跨世纪》)。

前一阵这个演出来到西安巡演,我还专门拉上朋友一起去看,整场秀把舞蹈、武术、甚至杂技等等艺术形式都融在了一起。看着舞台上的一幕幕——《日月春秋》《大汉王朝》《盛世长安》——这些曾经发生在千年前长安的历史故事,由一个外地演出团队为我娓娓道来,我的感受不仅仅是“复杂”二字能够形容。

▲盛世纪。

深圳作为一个从渔村发展起来的国际化城市,尚且能够在文化领域“无中生有”,反观西安,我们拥有了满城的文化IP和资源,到处是千载的故事与风流,却往往在文艺表达上,在演出产业上无从下手。一部《长恨歌》占据陕西74%的演艺收入,第二部《长恨歌》却迟迟没有出现,这不应该成为常例而理所应当。

伴随着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对于西安文旅演艺的未来,也绝不仅仅再是经营方寸舞台上的一场剧目、一场歌舞,更多的应该是空间,时间和文化上的升华,为来到西安的外地人提供根植于心的内在体验。

在这块从不缺乏IP的土壤上,如何挖掘出一个个鲜明的超强IP,以带动文化交流,促进演艺发展,我想,是我们很多人应该思考的重点了。

毕竟,除了唐皇贵妃,长安还有秦皇汉武、玄奘、张骞等无数一流人物,一流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呈现。

  • 微笑
  • 鄙视
  • 闭嘴
  • 吃惊
  • 酷
  • 呲牙
  • 鼓掌
  • 流汗
  • 哈欠
  • 害羞
  • 可爱
  • 泪
  • 难过
  • 高手
  • 示爱
  • 衰
  • 憨笑
  • 吐血
  • 偷笑
  • 斜眼笑
  • 笑哭
  • 色
  • 晕
  • 折磨
  • 坏笑
  • 撇嘴
  • 睡
  • 尴尬
  • 发怒
  • 调皮
  • 吐
  • 白眼
  • 困
  • 惊恐
  • 大兵
  • 奋斗
  • 疑问
  • 嘘
  • 敲打
  • 再见
  • 猪头
  • 抱抱
  • 蛋糕
  • 闪电
  • 炸弹
  • 便便
  • 咖啡
  • 饭
  • 玫瑰
  • 凋谢
  • 爱心
  • 心碎
  • 强
  • 弱
  • 握手
  • 抠鼻
  • 委屈
  • 阴险
  • 亲亲
  • 可怜
  • 菜刀
  • 啤酒
  • 抱拳
  • 勾引
  • 蜡烛
  • 鞭炮
  • 红包
  • 福
  • 请先说点什么
    热门评论
    1人参与,1条评论
    匿名游客 23小时前
    bucuoya

    相关推荐:

    🔹咸阳进入“乱穿衣” 节奏 今明全省阴天陕南小雨

    阅读:14525次

    🔹西安年·最中国 | 来西安过大年!最嗨的外国留学生拜年就在这!

    阅读:1271次

    🔹《长恨歌》演了12年,陕西再没有拿得出手的表演了

    阅读:1334次

    🔹陕西咸阳市纪委书记权王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阅读:17890次

    🔹古代打仗前排士兵明知道必死,为何还甘愿站在第一排?

    阅读:1221次

    🔹中央组织部划拨专项资金支援西安疫情防控

    阅读:1842次

    🔹【主题教育】省生态环境厅举办厅处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

    阅读:1243次

    🔹连续4年入选米其林推荐的餐厅,真真真真真真来西安了!

    阅读:1300次

    🔹咸阳汉阳陵是目前汉墓开发最好的陵园,了解汉墓从这里开始吧!

    阅读:1926次

    🔹“2018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公布,这座被忽略的古城,有多少人想而不得的

    阅读:1240次

    🔹西安超大光影秦俑成恐怖现场网友喊怕 官方回应

    阅读:1573次

    🔹知·晓中国24节气——立夏,来不及回味 来不及沉醉 时光匆匆 我

    阅读:2220次

    🔹12月24日咸阳市所有公交营运线路暂时停运。

    阅读:1910次

    🔹知·晓中国24节气——立秋,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盛夏的余热未消

    阅读:1490次

    🔹西安这些地方,颜值要提升了!

    阅读:88724次

    🔹陕西咸阳市彬长公司胡家河煤矿发生一起局部冒顶事故,4人死亡

    阅读:3048次

    🔹西安多数停车场执行新收费标准 短时间停车“很实惠”-鼓励少开车!!

    阅读:10360次

    🔹高速西安部分路段站点对高中风险地区车辆人员进行严格疫情管控措施

    阅读:1829次

    🔹知·晓中国24节气——大暑 ,大暑节气 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 这意味

    阅读:1303次

    🔹西安公布解除封控管理政策及安排

    阅读:11903次

    🔹“抖音之城”西安的城市营销学

    阅读:1255次

    🔹知·晓中国24节气——小暑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暑,是“炎

    阅读:1388次

    🔹知·晓中国24节气——谷雨 ,落花、微雨、佳人、黄昏 在这个诗意的季

    阅读:1387次

    🔹15-19日陕西为多雨时段 局地出现大到暴雨

    阅读:1466次

    🔹陕西省扶贫办副主任陈肖坪接受审查调查

    阅读:1332次